时代周报,15岁了。
在过去的岁月中,我们经历了行业变化,几经起伏却始终稳打稳扎;我们见证了时代进步,用技术点亮一座座灯塔;我们见过了社会的纷纷扰扰,穿过层层迷雾找到前行方向。
我们始终相信媒体存在的价值,以及未来的可能性,就像创刊时写下的那句标语:为了见证,为了建设。希望时代周报能与你一起,用新闻力量,走好寻觅和实践的道路,传达信息、传播真相、传递信心。
在此之际,时代周报对话多位新闻传播学者和资深的媒体从业者,共同展望这个行业的未来方程式。
涂凌波:数字时代,新闻变得广义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播电视学系主任,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
当下的传播环境相比于十几年前发生了巨变。
技术带来了变革的同时,也将压力传递至媒体身上。坦率地说,这几年的传统媒体一方面需要应对社交媒体的所带来的冲击,另一方面则要学着如何满足受众对内容偏好需求的变化。
新闻接收渠道和端口多了,对用户而言,很难像从前一样产生对某一特定渠道的长期依赖,“偶遇”型阅读变得比较普遍,媒体的压力也随之而来。
图源:图虫创意
这是万物皆流量的时代,我们既要认真对待流量带来的冲击和影响,也要反思和警惕“流量至上”的传播逻辑。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二元对立”的逻辑,实际上是,技术使得媒体在内容生产上发生了变化。
而传统媒体的发展前景与未来,在我看来是个宏大的命题。如果将视野放到历史中,我觉得媒体的重要性,包括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的系统性功能和作用,在任何时代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首先,传统的新闻在数字时代有所“泛化”,变得更广义了。大家注意到,非常多的平台内容创作者做的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新闻,是垂直性的细分内容,有的质量和传播都很好,说明了受众其实对内容的需求是巨大的。
其次,是关于渠道的重要性。这是一个大趋势,媒体需要多种渠道(混合渠道)来维护自己的用户,不是像过去主要依靠单一渠道。
再者,AI(人工智能)的发展比我们想象得快很多。据我了解,很多平台都在用大模型来做内容生产。当然,从目前来看,严肃类的新闻很难被AI所取代,但一般的综述类和数据分析类的泛内容,可能在未来可以用AI来做。
个人觉得,我们对内容的理解不能过于狭义、狭窄。所谓的“内容为王”,以前指的是长篇的、深度独家的内容。这个当然是好的,但在转型的时候,广义来看待“内容”是更符合实际的。比如,近年来出现的新闻游戏、Vlog新闻、慢新闻等,都有可取之处。
一个值得注意的可能趋势是,除了综合类的新型主流媒体之外,传统的媒体在融合转型、数字转型过程中会探索更加细分的领域,也就是面向更垂直的用户群体。
最后,我其实还挺欣慰的。新闻传播专业里还有不少学生选择进入媒体或是传播领域,这点也证明了即便是环境产生了巨变,但行业的存在有其必要性与价值。
我相信,媒体依旧是让人向往的去处之一。
唐湘岳:内容为王,探索独门绝技
(原光明日报社高级记者,驻湖南记者站原站长,七次荣获中国新闻奖;湘潭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告别铅与火,迎来光和电。媒体面临挑战,前景一片光明。”这算是我从1982年入行到现在对于新闻环境变化的一个总结。
当初做记者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家庭影响,我的父亲是老记者,从小耳濡目染,长大后自然投身进去。另一方面是觉得,个人做不到的事情,记者职业可以帮助实现,比方帮助弱势群体,鞭挞丑恶现象。
不可否认,当下的媒体环境发生了不少变化。
比如,刚当记者的时候,写稿子几乎都是“自选动作”,自己在基层寻找报道题材,现在做好重大时政报道。记者应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个使命,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好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承担起桥梁的责任。
图源:图虫创意
现在有言论说,记者已经不吃香了,甚至有人说纸媒等传统媒体会消亡。我没有这么悲观,只要有人类的活动,报纸等传统媒体就不会消亡。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媒体记者这个重要的角色是不会也不能缺席的。媒体应该成为解决各种社会问题,促进社会良性发展的好参谋。
到现在我还是觉得,我们主流媒体,不仅要搞正面宣传,还要做舆论监督,只用“一条腿”走路是走不稳的。
媒体的未来发展之道,在我看来有四条是要坚持的。首先,要坚持报道真相。第二,在融媒体时代,新闻需要创新,要做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形式上要多样化。第三,坚持内容为王。第四,坚持新闻理想。
新闻理想不是虚的,当记者的目标是为什么?反正不是为了“钱”,想个人发财,就别当记者。
无论新闻的形式如何变化,我始终认为——内容为王。在内容为王的前提下,媒体应该不断探索自家的独门绝技,不甘平庸,追求卓越。
马立明:人人皆媒时代,专业化要求更高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UCSB)访问学者)
相较于以往的媒体环境,当今的媒体格局已发生深刻变革。从传播主体来看,当前主体的多元化使得不少民间自媒体,成为主导信息的流向与流量的内生力量之一。草根新闻的兴起也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中心地位。
从客体来说,传播的客体已经从原本的观众和读者转变为网民,网民也不再是被动接受信息的一方,而是成为了信息的生产和表达主体之一,话语内容也随之发生了改变,亚文化报道在社交媒体上逐渐得到更多关注。
与此同时,在数字化进程之下,媒介的载体,也从最初的传统媒体逐渐转向互联网和手机端,信息内容已实现数字化和赛博化。
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接受,当今必须面对的一个基本事实是,过去由专业媒体人主导的大众传播,已经扩展为全民参与的传播,进入了一个人人皆媒的时代。
在这样一个时代,并不意味着专业媒体和专业媒体人的退出,在某种意义上,如此多元的环境,其实对职业媒体及媒体人的专业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图虫创意
更重要的是,在“后真相”时代,人们无法事无巨细地参与到每个事件的流动之中,受众的注意力也会被信息中的流言、谣言、假新闻等迷惑。对此,专业媒体应该充分发挥其深度报道优势,跟进相关新闻事件的报道,让受众了解发生了什么、为何发生、影响如何等,此种做法对建立专业媒体公信力十分有效。
并且,专业媒体应该重新思考获取流量的逻辑以及自身的角色定位,仍应是寻求真相的主导者,同时也扮演着守护真相和社会稳定的重要角色。
而对于记者来说,他们仍需要拥有及时到达新闻现场的能力,需要突破表象的迷惑、调查真相的能力,也需要具备对各种碎片的辨识与整合能力,以及对事实的解读能力。我们对当下时局仍有不少的困惑,这也需要专业媒体来为我们梳理。
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过去一段时间里,以5G、大数据、ChatGPT等为代表的新技术领域加速突破,引领新一轮数字内容革命。不过,人类的语言和表达是一种精妙的装置,虽然AI能够通过搜索数据冗余来回答问题,但它无法替代人类的创造性和修辞能力。
换句话来说,传媒业本身消亡的可能性不大,在新媒体占据主导的环境下,仍会找到自身的立足之地及面向的受众。
侯迎忠:记者依然是个好工作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硕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国际传播青年人才培养基地主任)
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与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迅猛崛起的新媒体,打破了以纸媒、广播和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格局。各种媒介平台的广泛应用,使得每个个体都可以通过网络作为新闻端口向外传播信息。
与以往的媒介环境相比,当前媒介技术的发展,推动新闻信息采集、加工、制作全过程发生了重大变化。起初的媒体竞争环境主要是在传播形式和内容方面发生竞争,现在则是传播内容、平台、技术、资源等多样化的竞争。
在这种全方位的信息网络环境,也实现了包括“点对点”以及“点对面”在内的新型传播方式,信息传播的交互性与共享性越来越显著。在选择媒体的内容方面,大众也表现出对快捷且富有社交互动性的媒体内容更感兴趣,更容易吸引大众的注意力。
图源:图虫创意
因此,在这种变化之下,新闻机构应该进入到一个依靠智能化思维与专业核心技能,推动自身发展的新阶段。不断革新运营理念,创新优质内容,在多元化的媒介平台中实现新闻信息的规划与传播,积极与时俱进,打造媒体融合的新局面。
与此同时,在媒介技术不断发展,信息传播渠道更加丰富多元的阶段里,我认为记者依然是个好工作。因为现在的记者,基本上都掌握了相对前沿的传播技术,并且拥有更智能化的设备和平台,再加上自身的新闻专业素养,必将继续成为新闻传播这一行业的核心力量。
不过,在近段时间以来,ChatGPT等大模型技术的强势出现,引得人们对于新闻传播职业的再次思考。
虽然,从一方面来看,智能技术能够代替人工完成一些信息梳理、归纳等工作,但新闻工作者在新闻采访、编辑、评论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仍然是无法由机器取代的。
记者作为新闻传播的亲历者、见证者、记录者,应当将自身发现新闻、洞察社会、解疑释惑等方面的新闻专业素养融入智能化的信息生产过程,养成智能时代无法被机器或自媒体替代的独家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