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搜索
浙江安吉“千万工程”催生绿水经济_商业要闻_财经
本站作者
11月09日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千年之前,唐代诗人张志和暮春时节泛舟西苕溪,恰逢桃花水涨,鳜鱼肥美,写下这首反映江南特色,彰显人水和谐的经典词作。千年之后,在浒溪、在龙王溪,浙江安吉人民将依水而生、因水而兴的故事续写新篇章,贯穿城乡的一条条美丽河湖点亮了安吉风光,也催生了绿水经济,成为安吉县幸福到户的生态密码。

  

  2003年以来,安吉县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稳步推进系统治理,有效落实河湖长制,依托浒溪水域通道,围绕魅力资源点,形成星罗棋布的城乡品质共富片区,努力将安吉浒溪建成全国幸福河湖的“浙江样板”,打造生态文明幸福新高地。

  

  立足生态,迈入幸福河湖新阶段

  

  如何让美丽河湖流淌“幸福”? 2023年省级总河长会议上,浙江省审议通过《浙江省全域建设幸福河湖行动计划(2023—2027年)》,并以1号总河长令的形式发布,开启全域建设幸福河湖行动。“一村一溪一风景、一镇一河一风情、一城一江一风光”,在这一全域大美河湖建设新格局下,要求通过河湖的高水平治理,让河湖不仅美丽,更使老百姓拥有真真切切的幸福感。

  

  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安吉县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创新实践中充分发挥水利作用,一幅“幸福河湖”的新画卷徐徐铺开。

  

  因地制宜,谋划河湖治理新思路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浙江水网密布,有着不同的河湖形态和城乡风貌。浙江省水利厅厅长李锐表示:“我们要以河湖长制为抓手,因地制宜,一县一策,一河一策,集聚水利、发改、建设、农业农村、文化旅游、体育等各个领域的力量,系统集成,扎实推动全域幸福河湖行动计划落实。”

  

  推动“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价值转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是安吉发展的核心主题。近年来,安吉不断深化河长制,以西苕溪绿水经济带为框架,结合各村各流域特色发展“水利+”,全力打造幸福河湖试点县。

  

  水安全是百姓十分关心的一大焦点。安吉县做深“标准+”,积极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山塘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水源地保护提升等多个水利项目,特别是强化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创建保护,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赋石水库、凤凰水库、老石坎水库三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生态保护补偿,提升水源地的保护标准。

  

  水生态是构建绿水经济的一大亮点。安吉县因地制宜,结合各村、各水系特色构建构建“166”幸福图景,即构建以西苕溪水系为轴的发展带,联结浒溪流域大余村美丽乡村建设等六大片区,发展覆盖全域所有乡镇,在绿水生态、绿水文旅、绿水共富、绿水生金、绿水开放、绿水赋能等六方面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修复、添加水元素、水景观,新建水塘、生态景观湿地等水利工程,改造生态环境,打造美丽乡村“水”亮点,连接起乡村集体经营的触角。如尚书圩村新建葫芦岛水塘、大竹园村水系连通、浒溪修建滨水栈道等,打造融合现代水利功能和原生态景象的水景观,扩大水利“美丽+”。

  

  水文化是血脉赓续不断的一大要点。浒溪是西苕溪的一级支流,位于安吉县东南部,以幸福河湖余村试点项目建设为依托,浒溪流域挖掘场地、文化脉络,打造以浒溪水文化为主干,串联余村溪源文化、横路溪古村文化、银坑溪茶竹文化、马吉溪品竹文化的“1+4”五大文化轴带,做深“水利+文化”特色,不断挖掘安吉特色水文化,讲好安吉故事。

  

  落实责任,建立河湖管护新体系

  

  全域建设幸福河湖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也是一项长期需要不断迭代的工作。聚焦安全、生态、宜居、富民、智慧五大关键词,幸福河湖五大行动应运而生:江河安澜达标提质行动、河湖生态保护提升行动、亲水宜居设施提升行动、滨水产业富民行动、河湖管理改革攻坚行动。

  

  安吉县幸福河湖余村试点工程建设包括浒溪和马吉溪等2条河道,共计治理河长13公里。以浒溪流域为例,安吉县以水利部《幸福河湖建设成效评估指标体系(试行)》为基础,综合《浙江省全域幸福河湖建设规划》里的指标,并适当考虑安吉地方特色,形成“河湖系统治理”“提升管护能力”“助力流域区域发展”的指标体系。

  

  “我们将结合本地特色,从河湖治理、智慧管护、流域发展等方面实现人水和谐、产业共富,加快构建全域幸福河湖建设。”湖州市水利局局长龚丁表示,探索构建考核幸福河湖的指标体系一直在路上,幸福河湖建设更注重人的感受,要将物的存在转化为人们内心的喜悦,才能让美丽河湖向幸福河湖迈进。

  

  共建共享,共创绿水经济新模式

  

  水利兴旺,造福一方,安吉县大竹园村正在推动水系连通建设。在大竹园村,村民们屋前的水渠并不只是作观赏用的景观水,而是每家每户日常生活所依的生产生活用水。大竹园村村委委员汤振华提到:“这里的水是清洁干净的活水,村民们还可用其灌溉、生活。”

  

  水系连通让大竹园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水美村”,更是吸引了大批青年人返乡。李贯萌是大竹园村返乡创业的一位代表。“最早的时候,我们就是普普通通一个农村,像我这种年轻人肯定是去外地打工了。”她说,“如今水系连通了,环绕着我们家家户户,很多客人也慕名而来,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李贯萌如今在村里经营民宿,日子越来越红火。

  

  水系连通、污水纳管、垃圾分类……随着“千万工程”的推进,大竹园村的面貌焕然一新。当地精雕农旅融合、文旅融合、水旅融合,让美丽风景带来美丽经济,2022年全村经营性收入达到269万元,村民人均收入5.1万元。(汪汶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