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场对话里,周濂说当初看美国记者写的《从贝鲁特到耶路撒冷》时,思考过有关于与幸福的哲学性质。
周濂是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对于如何理解幸福这个词,他曾经回答说:如果一个人碰巧正在做他喜欢做的事,并且发现自己有能力做这件事,最后他还有幸做成了这件事,那他就是幸福的。
但对于“你觉得是幸福的吗”这么个问题,他说眼下无从谈起。因为每个人,或者每一代人对幸福的感受都不尽相同。
从战争到录像机
“我最大的幸福是把我女儿供出来了,她是个研究生,现在工作挺好,这是我最大的满意。”
这是2012年中秋节期间,央视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一次街头随机采访,问题只有两个:你幸福吗?你觉得幸福是什么?
那位研究生的母亲当时坐在北京玉渊潭南门附近的路边清理韭菜,“我只能这么告诉你,你要说不满意那人人都有,但是现在相对比起来,幸福了很多”。
那一年的4月,联合国首次发布《全球幸福指数》报告,其调查主要涵盖九大领域:健康医疗、环境、教育、内心幸福感、生活水平、社区活力、时间、文化多样性以及包容性。在当年全球156个国家和地区的排名中,丹麦成为全球最幸福国度,中国排名第112位。
回到2023年,在经历了三年的疫情后,网络热词几乎都围绕着演唱会、音乐节、网红城市、特种兵式旅游而展开。
这种情况与《从贝鲁特到耶路撒冷》中描写的重启商贸活动后的情况一样。
1982年,当以色列巩固了对黎巴嫩南方的控制之后,第一艘到达港口的商贸船只里,装的不是食物、水、石油那些生活必需品;也不是重建城市需要的建筑材料,而是日本生产的录像机。
这本书的作者弗里德曼的解释是:经历过磨难的人最需要的是先暂时逃避现实,进入梦幻世界。
对于今年的音乐节和演唱会成为广大年轻人的必要消费,周濂的解释是,因为人首先是情感的动物,而不是理性的动物,人可以不动脑筋不去思考,但不能不去感受,因为人总有负面情绪需要去宣泄,演唱会和音乐节是最大众化的一种。
在多元文化的世界里,为各种人群提供一个选择,这是有关我们如何感受幸福的一个侧面。
今年3月20日——国际幸福日当天,联合国再次发布了《全球幸福指数报告》,中国的排名,从11年前的112位,攀升到了今年的64位。
也就是说,中国在漫长的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进程中,也考虑到了健康医疗、环境、教育、内心幸福感、生活水平、社区活力、时间、文化多样性以及包容性的这些问题。
其中,大部分诸如医疗、环境、教育等问题,一度是国人所认为的“后顾之忧”,如今正在一点一点地被解决,并且形成保障。
重构马斯洛需求理论
无论是70、80后,还是90、00后,无论针对哪个年龄阶段的幸福指数调研,几乎都无法脱离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框架。
理论将人类的需求划分五个等级,从最基础的生理需求(食物和衣服)往上,依次是安全(工作保障),社交需要(友谊),尊重和自我实现。
马斯洛认为需要层次越低,力量越大,潜力越大。这通常被认为人类的幸福感,首先要满足其生理需求,也就是有饭吃,有衣服穿。其次才会追求个人的保障。
但随着社会物质基础有了极大的保障甚至过剩之后,日常的消费品几乎实现了唾手可得。因此,年轻一代对生活的要求,已经不再以生理需求为首。相反,对他们来说,尊重和自我实现是最能体现幸福感的事。
在提出《第四消费时代》的三浦展曾经说,“有这样一个社会,人们不再追求‘经济飞速发展’和‘效益最大化’,而是享受简约的生活方式;不再终日奔波、蜗居在大城市,而是重新发现地方的特色和自然的力量;不再努力工作拼命挣钱、苦心钻营如何升迁,而是帮助他人、共享快乐、获得内心的平静与幸福。”
年轻人的快乐其实很简单。时代周报 黎广/摄
在他的定义里,进化到这个阶段的年轻人,在消费上经历了消费快感的失落,以及被各种商品所包围的孤独,进而希望用另一种方式,获得从商品消费中无法收获的快感。这个方式如今看来,便是注重个人、注重朋友、注重社会。
这大概就是商品极度发达的代价,人类一旦得到满足感,就会走向下一个阶段,以此逃避执着于拥有所带来的空虚感。这也就是马斯洛理论中较高地位的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年轻人和上一代人不同,他们开始反思,除了物质之外,什么才能让人感到真正的幸福?
这或许是个千人千面的问题,但如果用哲学的角度进行解答,古希腊哲学家或许在2000多年前便给出了答案:我们是否可以说,一个不是只在短时间中,而是在一生中都合乎完满的德性地活动着,并且充分地享有外在善的人,就是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