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今年首家外商独资证券类私募基金正式落地,日本资管巨头之一——三井住友德思私募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井住友德思私募”)于近日完成备案,正式布局国内私募基金市场。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官网显示,三井住友德思私募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备案已正式完成,目前该私募员工人数为11人,拥有基金从业资格人数7人。三井住友德思私募成立于2022年7月27日,注册资本6000万元,目前管理规模为0-5亿元。
自三井住友德思私募正式落地上海后,目前仍存续的外商独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已扩容至34家,wind数据显示,其中有24家规模仅0-5亿元,占比超七成。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也有不少外资巨头逐步退出在华私募业务,据不完全统计,仅2022年就有3家外资私募注销私募管理人资格。
年内首家外商独资证券类私募落地
三井住友德思私募注册在上海,业务类型包括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及私募证券投资类FOF基金,其实际控制人是日本最大的资产管理机构之一——三井住友德思资管,持股比例100%。
据三井住友德思资管官网,该公司是日本最大的投资管理公司之一,向全球各地的金融机构、退休基金、政府机构及零售投资者提供资产管理、顾问、投资信托及其他投资服务,业务范围辐射全球,在东京、伦敦、纽约、香港、上海等地均设有办事处。
此次注册的三井住友德思私募法定代表人是杜洋,他具有丰富的亚洲资产管理经验,曾任南方东英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策略官,中信建投(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资产管理部主管,香港中资资产管理协会副主席等职务。
三井住友德思私募已注册基金从业资格的7名员工中,有2人具有外商独资私募工作经验,分别是:BAO SIQIAO和宗绍扬,两人加盟三井住友德思私募前分别就职于毕盛(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安本私募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均为老牌外商独资私募。
尽管多家外资巨头已布局国内私募市场,但整体规模并不大,约有七成机构规模仅0-5亿元。wind数据显示,仍存续的34家外商独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中,规模超100亿元的仅桥水(中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一家;规模为50亿元-100亿元的仅3家,分别是:腾胜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德劭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及元胜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目前外资私募规模整体规模并不大,华南一名资深私募从业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外资私募的资产类别很多元,在投资工具应用方面有较大优势。比如,元胜就是主攻CTA策略的,也有不少机构擅长做宏观对冲等策略,但内资私募还是以股票多头为主,这几年量化也有不错的发展。”
三大巨头“离场”,转投公募基金
尽管今年,三井住友德思资产开始入局私募,但也有部分外资巨头“离场”。
据时代周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仅2022年就有3家外商独资私募管理人注销,分别是:富达利泰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联博汇智(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及韩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在此之前,贝莱德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在2021年3月23日主动注销了私募管理人资格。
今年1月,施罗德投资旗下施罗德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主动注销私募证券投资管理人资质,注销时五只产品已清算。同月,路博迈也主动注销私募证券投资管理人资格,旗下路博迈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注销时,该机构也已清算旗下产品。
尽管三大巨头纷纷注销私募管理人资格,但据了解,三大巨头并非退出中国市场,而是将长期战略转而布局公募基金业务。最早布局境内独资公募基金的贝莱德基金于2020年8月获批设立,并于次年2021年6月开业;而路博迈基金于2022年11月获批开业,2023年1月施罗德基金获证监会核准设立。
从外资巨头的布局势头来看,对中国市场的关注日益增多。
今年9月,贝莱德基金首席投资官陆文杰曾表示,从更长期的角度来看,对中国经济的恢复有信心。他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8月底以来,在印花税及房地产相关产业链的政策持续优化,可见呵护经济的意图明确,并且相关部门正密切关注政策效果,未来有望根据施政效果反馈带来更多稳增长的举措。陆文杰还表示,贝莱德基金对中国股票态度积极,当前存在底部超配的价值。